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推介怀化日报主题宣传创新之举

发布日期:2024-09-19 16:22

来源类型:齐家 | 作者:斋藤工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王中王王中王免费资料大全一】【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澳门天天彩期期精准】【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今晚香港开特马开什么六期】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做好主题宣传报道,是党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和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近日,怀化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周依琴等在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战线》刊文《加强主流话语议程设置 做优党报主题宣传报道》,对怀化日报社去年策划推出的融媒体系列报道“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如何通过加强主流话语议程设置,增强报道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升党报主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引导力进行详细论述。此前,“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策划报道经验还被怀化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录,并获2023年度湖南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

加强主流话语议程设置

做优党报主题宣传报道

周依琴 向湘龙 苏明珠

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影响着大众对政治经济社会的认识。而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以及社会热点等,做好及时、深入的主题宣传报道,推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党报的职责所在。面对重大新闻选题,党报如何在舆论话语丰富、传播渠道多元的全媒体环境下立足地域条件,紧扣时代脉搏,加强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推陈出新,打造出受众欢迎的“现象作品”,传播主流声音、讲好主流故事、形成主流舆论,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自2023年8月份以来,怀化日报社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策划推出了“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通过加强主流话语议程设置,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充分展现怀化市全市上下通过调查研究,为发展献策、改革破题、基层解难的生动实践,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一、紧跟“发令枪”,打好主题宣传报道“主动仗”

党报姓党。作为党的宣传部门,党报通过主流传播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是党报的职责所在,也是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引导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党报应当第一时间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所蕴含的信息、意义、影响,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给大众。精细化做好前期工作,加强议程设置,是开展好主题宣传报道的基础。

一是高起点谋划。2023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怀化日报社敏锐捕捉这一重大信息,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初,提前布置、创新谋划推出“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在主流话语议程设置上明确了这次宣传报道的重心就是全方位多维度宣传怀化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实干之举,以点带面展示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进展情况、具体举措和典型经验。

二是大兵团推进。为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怀化日报社特别成立“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领导小组,与怀化日报社原有的重大报道特别行动组并轨推进、合署办公。由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任组长。下设四个报道小组,每一小组成员均设置了文字记者、图片记者、出镜记者和视频记者。

三是多角度展现。为充分发挥好全媒体报道的传播优势,采取记者跟随采访的形式,以“记者日记”反映新闻一线实况,以记者心声呈现调查研究真实成效,要求每篇报道都必须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全媒体作品形式刊发,增加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真实性。同时,注重视频新闻的镜头语言,运用好长镜头,将亲历者身份和旁观者视角有效融合。在采访内容上,紧紧围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之事,立足城乡发展的创业、就业、水利、交通、住房、医保等内容来写好现场、讲好故事。

二、紧盯“小视角”,彰显主题宣传报道“大责任”

与政府同频、与群众共情,是党报掌握主流话语权的重要路径。主题宣传报道既要落实好服务中心大局的职责使命,又要引起各方关注、为群众解疑释惑,就需着眼于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急难愁盼难题,用“新闻味”融合“民生味”,才能真正做出主流媒体“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权威报道。“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在主流话语议程设置上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解决好老百姓一件件具体问题,受到老百姓称赞。

一是以“小采访”挖掘“大认可”。“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是基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而展开的。面对宏大的时代主题,怀化日报社用“小切口”讲“大主题”,用“小视角”诉“大情怀”,让主题宣传报道创新开展,让主流舆论生动表达。怀化市洪江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到94%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3%。为阐释当地群众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的原因,记者详细记录了夜幕四合之时,开在洪江区街头巷尾的“流动信访室”的故事,用细碎的平民视角,将当地信访干部面对面听呼声、实打实解难题的场面刻画出来,形成了入心入耳、接地气的《街头巷尾听“民声”》 (2023年11月15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又如在《堂屋门前那道“坎”》 (2023年8月18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中,记者透过村民杨先刚在家中的行动轨迹,前后对比出怀化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成效,该篇报道以平凡见证不凡,凸显了党报报道特色,细节丰富、角度细腻,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二是以“微镜头”展现“高实效”。镜头往往最有说服力。2023年9月,怀化日报社组织记者前往溆浦县北斗溪镇红花村,实地走访调查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在《红薯出山记》(2023年11月3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中,记者写下了湖南省委党校驻溆浦县北斗溪镇红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畅通红薯销路的动人故事,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全村上下齐挖红薯的热火朝天、喜迎丰收的笑容满面和“山货出山”的满满自豪。现场采写的记者说:“群众发自肺腑的言语,就是我们要写的东西;群众源于内心的笑容,就是我们要拍的镜头。”值得一提的是,该篇报道还带来了社会持续性、广泛性关注,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帮助村民销售红薯的队伍中,红花村的红薯销量大增。次年4月10日,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乡村振兴驻溆浦县红花村帮扶工作队为怀化日报社送来一面鲜红的锦旗:“真情采访办实事,情系百姓暖民心”,以示感谢。

三是以“真调研”凸显“实作风”。一线记者在舆论监督中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把新闻视角集中在生活的基层、将人文关怀更多地放在群众身上。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群众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在调查研究中加入记者视角,既能够有效发挥好一线记者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推动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大兴调查研究”活动走深走实、提质提效,实现主流叙事的“双赢”。怀化市环境空气质量已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绩的背后是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长期以往的夜查行动。记者深入采访,用心刻画夜查行动现场的真实情况,推出《晚霞,辉映那一城动人的“绿”》 (2023年8月13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将怀化的生态名片“晒”了出来,也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亮”了出来。又如,怀化市水利部门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当地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为彻底解决好该问题,当地相关负责人走进侗寨,与村民面对面听心声、解难题,让农业发展良方在调查研究、贴近群众中“应运而生”。“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系列报道及时推出《侗寨“院坝会”》(2023年11月20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跟踪报道了该农业生产难题的解决过程,同时记者通过观察和挖掘村民、基层一线工作者的切身感受和生活变化,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三、紧靠“传播力”,唱响主题宣传报道“最强音”

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党报主动在更广范围、更大维度、更深层次下传播权威声音,能够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舆论,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就要求党报既要注重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渠道的拓展,又要注重在主流话语议程设置上与受众互动。

一是精益求精,努力制作精品力作。每期“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的选题设置都由资深记者及线索提供人共同商议确定。选题确定后,负责报道的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要提前做好详细采访提纲,摄像记者构思好视频文案。采访后,文字稿件写作和视频剪辑同步推进。文字记者根据采访内容精心写作,摄像记者结合报道文案精选镜头,反复剪辑、组合,制作内容紧凑、画面生动的现场视频。刊发时,传统纸媒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推出,新媒体平台则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推出。

二是全媒体推送,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每期报道发布后,既在怀化日报社“两报一网两端两微两号”的融媒体矩阵上统一发布,又积极向上、向外广泛推送。其中,《温度的力量》(2023年11月18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等报道被人民号、学习强国、湖南日报、新湖南等平台转载,为怀化日报社推动主题宣传报道工作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怀化日报社的“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策划报道经验被怀化市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收录,为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积极效用,进一步提高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引导力。

三是关注反响,为报道做好“售后服务”。“大兴调查研究·记者日记”融合系列报道每期报道发布后,参与采写的记者积极关注读者反响,从反响中体会读者真实感受、挖掘更多新闻线索、强化主流话语议程设置、创新新闻宣传理念,不断提升新闻的深度、广度、温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在全媒体融合发展中给读者带来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除前文所提到的《红薯出山记》的良好反响之外,又如《就业创业有了“云翅膀”》 (2023年10月20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温暖,在百姓家门口》(2023年12月4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压在胸口的“巨石”落了地》(2023年12月1日《怀化日报》1版,“掌上怀化”app首页)等事关群众就业、就医、出行安全的报道都是从群众反馈中收集到的线索,通过记者深入采写推出后,再次引起了群众的关注和点赞。

(作者周依琴系怀化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向湘龙系怀化日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高级记者,苏明珠系怀化日报社时政要闻部记者)

特雷沃·伊芙:

6秒前:同时,注重视频新闻的镜头语言,运用好长镜头,将亲历者身份和旁观者视角有效融合。

朱宏奇:

4秒前:三、紧靠“传播力”,唱响主题宣传报道“最强音”

甘林熠:

2秒前:二是全媒体推送,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

Muarer:

6秒前: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